您知道天冬與麥冬的區別嗎?雖然天冬和麥冬都屬于中藥材,但是二者在功效上差距甚大,大家可千萬不要弄混了,以免達不到我們想要的功效。那么,您了解天冬和麥冬分別是有什么作用嗎?本文將詳細介紹天冬與麥冬的作用以及配方,請大家繼續往下讀,將會找到所有的答案。
天冬和麥冬雖同屬補陰藥,但卻是不同的兩種中藥。 天冬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根,性寒,味甘、苦,有養陰生津,清肺降火的功效,主治燥咳痰粘、勞咳咯血,熱病傷陰,舌干口渴或津虧消渴,腸燥便秘等。 麥冬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性味甘、微苦、微寒,有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燥咳痰粘、勞咳咯血,腸燥便秘等癥。 天冬和麥冬兩藥功效和主治都大致相同,但天冬比麥冬性寒,在養陰的同時,麥冬側重于潤,天冬則注重于清。兩者又是有區別的。
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該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小段直徑 0.5~2cm 。有不透明的細心。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樣,中柱黃白色。薄片淡黃棕色,可見中間黃白色中柱。以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天冬為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史載《藥品化義》天門冬為天冬。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用于治陰虛發熱、肺癰、消渴等病癥。天門冬含天門冬素、B -固甾醇、甾體皂甙,粘液質、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天門冬有升高血細胞、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
麥冬,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cm,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枝成簇,扁平,長1~3cm,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花1~3朵簇生葉腋,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花梗長2~6mm;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于花被,花絲不貼生于花被片上,花藥卵形;長約0.7mm;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6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6~7mm,成熟時紅色;具種子1顆?;ㄆ?~7月,果期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