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光看名字,肯定會有不少人理解成苦了的豆子吧,因為這名字所傳達出來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它并沒有我們所想的那么簡單;它是一種植物,也是一種中藥,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的荒漠、半荒漠地區,既然知道了苦豆子是一種中藥,那么接下來就要來了解一下苦豆子怎么用了。
苦豆子,異名布亞(維名),是寧夏的重要藥用植物資源和自然植被組成部分,野生資源分布面積廣,蘊藏量大,種群優勢突出。由于其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生態功能,苦豆子資源的合理保護與開發利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寧夏回族自治區已將苦豆子列入重點保護的六大地道藥材之一,納入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行動計劃中,生產基地建設和深層次開發都有長足的發展。
苦豆子為豆科槐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北方的荒漠、半荒漠地區。東起內蒙古包頭、神木,西至新疆的霍城、喀什,南自葉城人和田、敦煌、到寧夏的中衛、鹽池,北至哈巴河、阿爾泰、哈密、烏拉特中后旗、阿拉善的廣大地區。地域上連續分布帶有兩條,南從鄂爾多斯臺地經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北由內蒙古高原經阿爾善高原、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至準噶爾盆地之間,兩帶之間則呈間斷狀分布。
應用,濕熱瀉痢。該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熱燥濕以止痢。治濕熱瀉痢,里急后重,單用有效。胃脘痛,吞酸。該品入胃經能清胃熱,可治胃熱胃脘痛、吞酸,單用種子五粒研末沖服,或配蒲公英、生姜等藥用(《新疆中草藥手冊》)濕疹、頑癬。該品功能清熱燥濕、殺蟲而可用治濕疹、頑癬,以其干餾油制為軟膏外搽。白帶過多。取該品清熱燥濕以止帶,可以該品吞服有效。瘡癤、潰瘍。該品既能清熱,又能以毒攻毒,故可用治熱毒瘡癤、潰瘍等證,可用該品適量砸碎,煎湯外洗患處。
用法用量,全草煎湯服,1.5~3g。種子炒用,研末服,每次5粒。使用注意,該品有毒,內服用量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