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這植物其實適應性很強,分布很廣,無論南方還是北方,路邊河灘還是山坡草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主要產地還是中國的東北地區,而且秋季采收的功效質量最好;有的地方稱它為膽草或者苦膽草,中醫藥用一般常取它的根和莖來使用,它清熱瀉火的作用非常強;下面我們共同來了解下龍膽功效有哪些特別之處。
龍膽干燥根莖為不規則塊狀,長約0.5~3厘米,直徑約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皺縮,有橫紋,上端具莖痕或殘留莖基,質堅韌;難折斷;斷面略平坦,黃棕色。根叢生于根莖上,長約8~20厘米,上部直徑約0.2~0.4厘米,下部較細;表面黃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及支根裹,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黃棕色,木部甚小,類白色。氣微弱,味極苦。以根條粗長、黃色或黃棕色、無碎斷者為佳;根條細短及根條少、色紅黃者質次。
龍膽味苦,性寒。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用于濕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龍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搗敷。但注意脾胃虛弱作泄及無濕熱實火者忌服。
此外龍膽還廣泛用來泡酒,龍膽酒色澤淡黃;香氣似龍膽又勝于龍膽,具有獨特風味,被人們稱其為“具有鄉紳名士風度”。因龍膽是藥材,具有強健、退熱、助消化等作用,故該酒微苦而有開胃功效。飽餐后斟上一小杯,有增進消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