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這種疾病我想大家都應該出現過,感冒是一種容易傳染的疾病,到了春季或者是冬季就是感冒容易發生的季節;感冒的癥狀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咳嗽或者是發燒都是感冒可能出現的癥狀,浮小麥是一種藥材,在很多退燒的中成藥物中都含有浮小麥的成分,那么到底浮小麥麻黃根煮水有什么作用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中醫認為,浮小麥味甘性涼,可入心經,能止汗。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浮小麥能“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人在炎熱的夏季運動和吃飯時出汗是正常現象,而且可以通過出汗,達到調節體溫、排除代謝廢物的目的,但如果總是出虛汗則屬病態,必須按汗病治療。
浮小麥與小麥,兩者均能益氣養心除熱,然前者走表,除浮熱止汗力強,故對骨蒸及其盜汗用之較多,后者益氣養心,除煩止渴里勝,臟躁、心煩不安、消渴之證用之較多。浮小麥與麻黃根,兩者均能止汗,常配伍用于盜汗、自汗證,浮小麥益氣除熱而止汗,具有扶正驅邪之功,并行收斂,麻黃根只具有收斂之性,無扶正之力。
生黃芪合浮小麥,是治療氣虛自汗的常用對藥。黃芪甘溫,人中益氣,入表固衛,能固護衛陽而止汗;浮小麥甘涼,人心經,斂液止汗,質輕而浮,又固表止汗。二藥合用,相輔相成,標本兼顧,擅長益氣固表,斂液止汗,最宜用于治療諸虛勞損、衛氣失固、腠理不密之自汗證,對于盜汗屬氣虛者,又可選用。配麻黃根麻黃根甘平,入肺經,“肺合皮毛”,故可實表固澀止汗;浮小麥甘涼,人心經,“汗為心之液”,故能益氣清熱,能達皮腠而散其熱,故又可退勞熱,二藥合用,相輔相成,益氣養心,清熱涼血,固表止汗力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