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害怕坐車子,因為他們會暈車,不暈車的人不知道暈車有多難受,他們一般都會吃暈車藥或者是吃些薄荷糖來緩解不舒服;天氣熱的時候吃薄荷糖也能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不過也有很多人不喜歡薄荷的味道,覺得難以接受,小時候門前屋后都有一種我們叫野生薄荷的植物,我們也知道它有一些藥用價值,野薄荷只是我們亂叫的,它叫荊芥,下面來看看荊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荊芥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后血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后血暈。
①《本經》:主寒熱,鼠瘺,瘰疬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
②《藥性論》:治惡風賊風,口面歪邪,遍身頑痹,心虛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氣,除勞,治丁腫;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脈,傳送五臟不足氣,能發汗,除冷風;又搗末和醋封毒腫。
③孟詵:產后中風身強直,研末酒服。
④《食療本草》:助脾胃。
⑤《食性本草》: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氣,筋骨煩痛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目眩,手足筋急。
⑥《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并煎茶,治頭風并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
⑦《本草圖經》:治頭風,虛勞,瘡疥,婦人血風。
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并敷毒瘡。治吐血。荊芥穗,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熱痛,消腫,除諸毒,發散瘡癰。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風熱,通肺氣鼻竅塞閉。
祛風解表
本品輕揚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溫不燥,性較平和,善祛風邪,為治風通用之藥,既散風寒,又疏風熱,治表證無聞風寒風熱者,皆可選用。《本草經疏》曰:“荊芥,入血分之風藥也,故能發汗。其主寒熱者,寒熱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則寒熱自愈。
祛風解疼
多用來治療婦女產后冒風,口噤發痙,項背強直等證。亦可起到祛風解痙的作用。
理血止血
《本草備要》日“荊芥,功本治風,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藏血之地也。”《本草綱目》曰“荊芥,入足厥陰經,厥陽乃風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風病,血病,瘡病為要藥。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本草匯言》日“凡一切失血之證,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熱,以荊芥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風,苦溫可以清血,為血中風藥也。故后世多用本品來治各種出血證。
食用價值
荊芥有強烈香氣,主要以鮮嫩的莖葉供作蔬菜食用。荊芥富含芳香油,以葉片含量最高,味鮮美,還可驅蟲滅菌,生食熟食均可,但以涼拌為多,一般將嫩尖作夏季調味料,是一種經濟效益高、很有發展前途的無公害、保健型辛香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