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艾蒿其實就是艾草,北方可能用的不多,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艾草扮演著很多的角色,比如每年重陽節都有點燃艾草的習俗;據說可以驅邪殺蟲保平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用艾草泡澡對人也是一種很好的保養作用,尤其是準媽媽在生育完后身體十分的虛弱可以泡澡來增強免疫力,但是有人經常覺得另一種青蒿跟艾蒿特別的相似,不知道青蒿是艾蒿嗎?
艾蒿,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并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于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亞洲及歐洲地區。
如果體內有寒,寒和濕一結合,對下焦的傷害更大,尤其傷腎。女性生子后得產后風,關節痛,就是下焦有寒濕的典型表現。有以上癥狀的人,經常用艾蒿泡澡作為輔助治療,對于治病會很有幫助。方法非常簡單:取一大把晾干的陳艾,沖洗干凈,加水煮,水開后再煮五分鐘。趁熱把水倒出來,待溫度適中時泡澡。只要腰以下部位泡到就可以了,水位最高不要超過心臟的位置。最好是用一個大木桶來泡,這樣可以在泡澡的同時進行熏蒸,效果更明顯。記住:如果泡的時候出汗比較多,泡過后一定要多喝些溫水。
中藥青蒿之正品,中藥青蒿,為菊科植物青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曬干。古名菣(qìn)。清熱解暑,除蒸,截瘧。用于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是一種廉價的抗瘧疾藥。青蒿莖圓柱形,上部分枝,長30至80厘米,直徑0.2至0.6厘米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棱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卷縮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狀深裂,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有清涼感。以色綠,葉多,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