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大家都不陌生,而且大家應該都非常喜歡吃,新疆的葡萄干最為出名,個大又甜,那么葡萄干是怎么做的呢?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可以我們自己制作呢?其實葡萄干的工藝流程還是很復雜的,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葡萄干怎么做好吃,喜歡吃的可以過來看看。
工藝流程:原料選擇―剪串―浸堿處理―干制―回軟―包裝。
技術要點:
①原料選擇。制干用葡萄一般要求皮薄,無籽。果肉豐滿柔軟、含糖往高,外觀美觀。一般以無核白、無籽露為好,玫瑰香、牛奶等有籽葡萄也可用做制干。果實要充分成熟。
②剪串。采收后,剪去太小和受傷害及腐爛果粒;果串太大時要剪成幾個小串,在曬盤上鋪放一層。
③浸堿處理。為加速干燥,縮短水分蒸發時間,采用浸堿處理,除去表層上的蠟質層。
一般在1.5~4.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漬1~5秒鐘,薄皮品種可用0.5%的碳酸鈉或碳酸鈉與氫氧化鉀的混合收處理3~6秒種,也可用93.3攝氏度的0.2~0.3%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漬幾秒種。或在0.3%氫氧化鈉、0.5%碳酸鉀和0.4%橄欖油的混合液中,在35~38攝氏度下浸漬l~4分鐘。制作白葡萄干時,還需薰硫3~5小時,每噸葡萄需用硫磺2公斤左右。
④干制。將葡萄裝入曬盤,在烈日下曝曬10天左右。當表面有―部分干燥時,可以全部翻動一遍。至2/3的果實呈干燥狀,用手捻果粒無葡萄汁液滲出時,即可將曬盤疊起來,陰干1周,在氣候條件較好時,全部干燥時間約需20~25天。我國新疆氣候條件適宜制作葡萄干,不采用直接日曬的方法,而是掛在通風室內陰干。這種陰干法制成的葡萄干,質量優良,呈半透明狀,不變色。其晾房四壁布滿梅花孔,大約經過40天的干熱風吹晾即成。葡萄干也可以進行人工干制。經過堿液處理的葡萄裝入烘盤中,送入烘房。順流干燥始溫為90攝氏度,終溫70攝氏度;逆流干燥始溫為45~50攝氏度,終溫70~75攝氏,空氣相對濕度低于25%。果實裝量15公斤/平方米。果實干燥率為3~4:1。
⑤回軟。將果串堆放2~3周,使之干燥均勻。最后除去果梗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