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不經常接觸的東西不了解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平時接觸的少,所以有很多的人都會把差不多的兩個東西誤認為是同一種,其實有的會因為一個字的差異而有很大的區別,而有的確實是差不多,下面我們來說一說龍血竭和血竭,有的人要說了龍血竭和血竭一樣嗎,它們是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龍血竭和血竭,看看有什么不同。
龍血竭和血竭一樣嗎
龍血竭
龍血竭,為百合科劍葉龍血樹的樹脂,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及東南亞國家。樹皮被割破,便會流出殷紅的汁液,像人體的鮮血,主要成份為龍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澀。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斂瘡生肌的功效。
適用于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外傷出血等癥。多生長在濕潤的雨林里。龍血樹性喜高溫多濕,喜光,光照充足,葉片色彩艷麗。不耐寒,冬季溫度約15℃,最低溫度5~10℃。溫度過低,因根系吸水不足,葉尖及葉緣會出現黃褐色斑塊。龍血樹喜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質營養豐富的土壤。
龍血竭的功效與作用
龍血竭里面含有血竭素、血竭紅素、去甲基血竭紅素和其他的有效成分,因為屬性平和,所以對于活血化瘀有療效。龍血竭還能外敷治療跌打腫痛,以及內傷造成的疼痛,對止血和消除潰瘍也有好的作用,因為龍血竭在這方面的療效所以被我們稱為活血圣藥。龍血竭還能夠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的癥狀,對于骨折病人也有良效。
血竭
血竭,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滲出的樹脂經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亞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等處。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用于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多年生常綠藤本,長達10~20米,莖被葉鞘并遍生尖刺。
羽狀復葉在枝梢互生,在下郎有時近對生;小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約20~30厘米,寬約3厘米,先端銳尖,基部狹,脈3出平行;葉柄及葉軸具銳刺。肉穗花序,開淡黃色的冠狀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6,排成2輪;雄花雄蕊6,花藥長錐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狀,子房略呈卵狀,密被鱗片,花柱短,柱頭3深裂。果實核果狀,卵狀球形,徑約2~3厘米,赤褐色,具黃色鱗片,果實內含深亦色的液狀樹脂,常由鱗片下滲出,干后如血塊樣。
血竭的功效與作用
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損,內傷瘀痛;外傷出血不止,瘰疬,臁瘡潰久不合。
①《唐本草》“主五臟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創生肉。”
②《海藥本草》“主打傷折損,一切疼痛,補虛及血氣攪刺,內傷血聚,并宜酒服。”
③《日華子本草》“治一切惡瘡疥癬久不合者,敷。此藥性急,亦不可多使,卻引膿。”
④王好古“補心包絡,肝血不足。”
⑤《綱目》“散滯血諸痛,婦人血氣,小兒瘈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