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活是一味中藥,產于南方,其治療中風的功效和作用相當大,由于外形和當歸很接近,因此經常被大家弄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功效與當歸差別相當大,所以使用的時候要非常注意;或許大家對于獨活并不十分熟悉,所以,接下來就像大家展示獨活圖片大全及獨活的選方,以便大家進一步了解這味中藥。
什么是獨活
別名:大活、肉獨活。
來源:為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重齒植物毛當歸的干燥根。多為人工栽培。
產地:主產于湖北恩施。宜昌及四川巫溪,奉節等地。
性狀鑒別:本品主根呈圓錐形或圓柱形。下部有分歧。全長給10~20厘米。主根長約4~10厘米、頂端直徑約2~4厘米,尾端0.2~0.3厘米。有的帶有細支根彎曲扭連于一起。頂端莖痕明顯,直徑與根頂相同,略呈圓平形,少數下限呈凹狀。表皮黃褐色或褐色,主根上端多環形皺紋。中下端及支根上多縱皺紋,并有橫生突起的皮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土黃色,木質部形成層,顏色稍深。壬皮部可見黃棕色小油點(分泌腔)環形排列數周,氣辛香而較濁,味苦辛麻舌。
獨活的選方
1、風寒濕痹。該品辛散苦燥,氣香溫通,功善袪風濕,止痹痛,為治風濕痹痛主藥,凡風寒濕邪所致之痹證,無論新久,均可應用;因其主入腎經,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關節疼痛屬下部寒濕者為宜。治感受風寒濕邪的風寒濕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與當歸、白術、牛膝等同用,如獨活湯(《活幼新書》);若與桑寄生、杜仲、人參等配伍,可治痹證日久正虛,腰膝酸軟,關節屈伸不利者,如獨活寄生湯(《千金方》)。
2、風寒挾濕表證。該品辛散溫通苦燥,能散風寒濕而解表,治外感風寒挾濕所致的頭痛頭重,一身盡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風等,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3、少陰頭痛。該品善入腎經而搜伏風,與細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風擾腎經,伏而不出之少陰頭痛,如獨活細辛湯(《癥因脈治》)。
4、獨活與桑枝:獨活搜風散寒止痛而通痹;桑枝祛風濕而通經絡橫行四肢。二者合用,治療風寒濕痹功能增強,尤其是上肢疼痛、肩關節周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