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疾病之所以讓人害怕,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慢性疾病,還因為它在病發的時候,患者會感覺非常的疼痛,尤其是到了陰天的時候,可能疼痛還會加劇,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風濕疼痛,白芥子這種藥材就有治療風濕痛的效果,并且效果不錯,那么到底白芥子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白芥子功效與作用
白芥子性溫,味厚氣銳。入肺、胃經。可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白芥子的刺激作用 白芥子甙,本身無刺激作用,遇水后經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性油。芥子揮發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于皮膚,有溫暖的感覺并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皰。
通常將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 用作抗刺激劑治療神經痛、風濕痛、胸膜炎及扭傷等。使用前先用溫水濕潤,以加強芥子酶的作用應用時間不超過15~30分鐘,皮膚敏感者只能應用5~10分鐘。芥子粉作為調味劑, 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臟體積和心率減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時可緩解頑固性呃逆。內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嘔吐,可用于麻醉性藥物中毒之治療。
白芥子的藥理作用
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氣管分泌增加,使痰液變稀而起祛痰作用。家兔靜脈注射芥子生理鹽水浸出液,血壓先有輕度上升,后則下降,呼吸增快。給動物長期喂飼芥屬植物可使其甲狀腺腫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過多的促甲狀腺激素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