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應該都吃過桂圓這種小果子吧,桂圓一般都是在冬春交際的時候比較多見,桂圓并不是先天就是干燥的果實,它是經過處理之后的,在還沒有加工的時候,桂圓叫做龍眼,無論是曬干還是直接吃,其實桂圓的味道都非常不錯,而且吃法也有很多,那么烏梅桂圓飲的功效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烏梅桂圓飲的功效
將烏梅、當歸、山藥、酸棗仁四味加水4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鐘,濾去藥渣,加入桂圓肉、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益氣養血,安神定眩。
用法:每天1劑,分2~3次飲服。
烏梅性溫,味酸。具有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和開胃安蛔、澀腸止瀉等功效,且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下痢、腸道及膽道蛔蟲癥。尚有抗過敏作用,還對膽囊有收縮作用,能促進膽汁排泄,對膽道結石有一定療效。烏梅還含有果酸等纖維物質,具有通便之功。
桂圓肉安神,治失眠、健忘、驚悸。古人很推崇桂圓的營養價值,有許多本草書都介紹了本品的滋養和保健作用。早在漢朝時期,桂圓就已作為藥用,桂圓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萄萄糖,體弱貧血,年老體衰,久病體虛,經常吃些桂圓很有補益;婦女產后,桂圓也是重要的調補食品。桂圓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心的功效,故有“果中神品”之稱。《神農本草經》記載:桂圓肉有治療“五臟邪氣,安志厭食”的功效,稱“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桂圓肉以廈門東錦果林場吉錦鳳梨穗桂圓肉為上品。
桂圓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適用于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證患者。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與神志,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有關。脾為后天氣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營養。如果人們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可導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癥狀。桂圓肉甘溫滋補,入心脾兩經,功善補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膩,不壅氣,實為補心健脾之佳品。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者,常有氣血不足之證,而表現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癥,桂圓肉既補心脾,又益氣血,甘甜平和,有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