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現在很多成年人都有的煩惱,出現了齲齒之后,因為對牙醫的害怕,所以一直都不敢去治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牙齒的情況也是越來越糟糕,壞的情況更是比較的嚴重,這時候我們可以先使用一些止痛的藥物進行治療,白芷就非常不錯,中藥白芷的別名都有哪些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白芷的別名
白芷【別名】芷,芳香,苻蘺,澤芬,白臣,番白芷,興安白芷,庫頁白芷,杭白芷,柱白芷或云南牛防風,川白芷,香棒。
白芷性溫,味辛,氣芳香,微苦。根呈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點。
白芷具有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的功效。用于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1、祛風解表:用于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等證,有散風寒、止疼痛之效。常與蒼耳子,辛夷等配伍,如(九味羌活湯)、(<衛生寶鑒>白神散)。
2、祛風止痛:用于頭風痛、偏頭痛、眉棱骨痛、鼻淵頭痛、齒疼等,能祛風止痛,如(川芎茶調散、都梁丸)、(<婦人良方>白芷散)、(丹溪眉框解痛方)。
3、消散排膿:用治癰腫瘡瘍,初起能消散,潰后能排膿,如(仙方活命飲、托里透膿湯)。
4、燥濕止帶:用于婦女寒濕白帶,能燥濕止帶,可配海螵蛸等同用;屬濕熱帶下、帶下黃稠,可配清熱燥濕藥如黃柏,椿根皮等同用。
5、宣通鼻竅:用于鼻淵之濁涕長流,不聞香臭者,可配辛夷,蒼耳子,防風,川芎等同用,如(白芷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