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遇到一位焦慮的母親,她說她女兒2歲了,一次偶然發現女兒右眼瞳孔區發白,且看不見了。希望醫生趕緊給檢查一下,右眼是否還能挽救。醫生詢問病史發現該女孩是早產兒,出生時體重只有1.2kg,有多次的吸氧史。經過檢查診斷其女兒右眼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這位母親傷心欲絕,可惜發現太晚了,后悔沒有早點帶孩子來院就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分院眼科楊暉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到底是什么樣的病,有多大的危害呢?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簡稱ROP,是發生在早產兒或低體重出生嬰兒的增殖性視網病變,病變程度從周邊眼底輕微改變到視功能完全喪失不等。早產兒患病率為15%~30%,懷孕期越短、出生時體重越輕,患病率越高。平均出生體重1000克者,患病率為40%;低于1000克者患病率高達70%~80%。
過去早產兒的死亡率很高,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在早產兒的護理中引入高濃度氧氣,從而大大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但隨之而來的,由于接受過高濃度氧氣治療的低體重早產兒發生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實驗證明,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嚴重的全身疾患等等均是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目前ROP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因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關鍵在預防,對于早產兒、低體重兒,患嚴重全身疾患的兒童控制全身病情,用氧時應控制用氧時間,用氧濃度。另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一般強調在生后4~6周檢查眼底。一旦發現有病變,應進行嚴密地跟蹤觀察;到閾值病變時,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可冷凍或激光治療;如病變發展到視網膜脫離,則考慮行鞏膜扣帶術及玻璃體手術。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了解此病,積極配合眼科醫生的檢查及治療,就可避免自己的孩子發生像前面那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
總之,該病需要兒科、產科、眼科醫生及家長共同努力,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從而可避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致盲。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