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DIC的臨床表現
- DIC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 曾艷麗 主任醫師

DIC也稱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不屬于獨立疾病,而是多種疾病進展過程中產生凝血功能障礙的最終共同途徑,是臨床病理綜合征之一,患者常見臨床表現如下:1、多部位出血:通常預示急性DIC,以皮膚紫癜、瘀斑及穿刺部位或注射部位滲血較多見。而患者在術中或術后傷口部位不斷滲血或血液不凝固,也是其中表現之一;2、血栓栓塞:患者可表現為血栓栓塞,由于小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內血栓形成,可引起各種臟器微血栓形成,導致器官灌注不足、缺血和壞死,如患者皮膚末端出血性壞死斑,及手指或足趾壞疽等;3、休克:通常DIC基礎疾病和DIC疾病本身均可誘發休克;4、臟器功能受損:患者可出現腎功能受損,進而出現意識障礙、呼吸衰竭等癥狀,還會導致肝功能衰竭等。此外,由于血液內凝血機制被彌散性激活,可觸發小血管內廣泛纖維蛋白沉著,從而導致組織和器官受損。同時由于凝血因子被消耗,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傾向,此二者看似矛盾的表現在DIC疾病發展過程中卻可同時存在,并構成特有臨床表現。DIC發生時凝血或纖溶所處優勢者較大程度上決定患者臨床表現特征,以凝血為主者表現為血栓形成,而以纖溶為主者則可發展為急性消耗性出血,也可在上述情況中出現廣譜、涉及不同類型的DIC表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