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置換手術后注意事項
- 髖關節置換手術后注意事項
-
參與醫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王燎 副主任醫師

髖關節置換手術總體上是非常成功的手術,絕大多數人可以用到手術后20年,其中滿意率可能要達到90%。但有些人可能會出現相應術后并發癥,如術后感染、形成血栓、發生脫位。髖關節置換手術是有一定創傷的手術,會刺激人體,要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這時可能血管里面會形成栓子。形成栓子之后,血液循環不暢,肢體遠端即腳可能會出現腫脹,尤其是手術一側可能就會出現腫脹,要當心會不會出現血栓,所以患肢同側腳的腫脹要特別關心。髖關節活動如坐小板凳、交叉腿、轉身時、扭轉活動特別迅速時,這時要特別小心。在手術后3個月之內,尤其是前4-6周時,周圍軟組織、周圍肌肉功能狀態還沒恢復正常,可能由于不恰當的動作,人工關節可能會發生脫位。脫位是大腿骨近端和骨盆之間發生了不恰當的活動,這時就會出現明顯疼痛,髖關節都不能動。所以手術后髖關節安全活動范圍,一定要在出院之前自己掌握。同時家屬也有義務要幫助患者來進行監督。
感染一般會發生在術后3周以內,而在術后3周以內發生的感染,發現之后其實處理起來相對比較簡單,一旦超過該時間,可能處理起來代價比較大。所以術后對患者而言,全髖置換術后最需要關注的是傷口有沒有滲液、體溫有沒有變化、有沒有出現髖關節忽然之間的疼痛,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髖關節活動范圍的把控,同時要觀察做過手術的那只腳的腫脹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