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深靜脈置管
- 什么是深靜脈置管
-
參與醫生
江西省人民醫院 鄒艷 副主任醫師

慢性腎臟病的患者腎功能衰竭逐漸發展,最后進入到終末期腎病,即通常所說的尿毒癥,患者腎臟不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需要進行腎臟的替代治療,或者進行腎臟移植手術。如果患者選擇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常用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案,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
所謂血液透析是通過體外循環將患者的血液引流出體外,進行凈化治療之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因此為了進行血液透析,需要給患者建立一個血管通路,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內瘺和深靜脈置管兩種。對于沒有提前建立內瘺手術的,或者患者的血管條件不好,不能夠建立內瘺的患者,會給他進行深靜脈置管術。
常用的深靜脈包括頸內靜脈和股靜脈兩個地方,進行深靜脈置管其實就是將患者的深靜脈中留置一根透析用的導管,通過導管把血液引流出體外,然后凈化之后再通過導管輸回體內。
深靜脈置管由于長時間的留置在血管中,會對血管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長期的留置有可能會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深靜脈狹窄,嚴重的會導致深靜脈閉塞。因此深靜脈置管不作為透析患者首選的血管通路。建議在血透即預期在3-6個月之內需要進入血透的患者提前到醫院就診,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深靜脈置管。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