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直腸癌保肛術后排便困難怎么回事
- 直腸癌保肛術后排便困難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 羅斌 副主任醫師

直腸癌手術后,經常會有患者反映手術后的癥狀跟術前一樣。術前就有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感,術后仍然有。其實這是很常見的術后并發癥,叫做直腸前切除綜合征,主要表現是肛門墜脹、排便次數增多或者排便困難。它發生的原因比較多,可能跟神經、血液循環、局部瘢痕有關,甚至跟術前是否做過放療也有關系。
正常的直腸中段有一節膨大的腸管用于儲存大便,正常人每天1-2次,或每2-3天一次大便,大多數時候糞便儲存在這個地方。做直腸癌手術時,尤其是中下段的直腸癌手術,會把病變腸管切除,腸黏膜上的感受器受到了破壞,神經反射受到影響,術后吻合口附近的直腸腸壁都比較僵硬,儲存不了太多糞便,所以一天的大便次數會增多。
另外,吻合口周圍的神經受到了破壞,直腸的吻合口上新生的神經比較紊亂,所以會覺得肛門墜脹,甚至達到了無法入睡的程度。但是,這種癥狀一般在術后半年到一年之后會明顯的減輕,術后三個月以內最嚴重。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癥狀都會明顯改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