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急性病毒性肝炎
- 什么是急性病毒性肝炎
-
參與醫生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孟澤武 副主任醫師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指因為某些病毒的感染,包含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這些肝炎病毒的感染,而導致肝臟出現急性肝損傷、肝細胞壞死,因此稱之為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以肝炎、肝損害為主要的表現,癥狀包含了有可能會引起腹脹、腹瀉、惡心、倦怠、乏力,也有可能會引起發熱、黃疸的表現,嚴重的會出現嚴重性的眼黃、尿黃、皮膚黃。這種情況下,急性肝炎期主要是針對病毒及時地進行控制,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只有病因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延緩肝損傷的進一步發生。還要采取基礎的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情況給予積極補液,對癥保肝,監測生命體征,監測出入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這一系列措施,重點是希望肝臟能夠逐步地進行修復,讓患者恢復正常。還要針對急性肝炎引起的并發癥做出及時處理,比如部分患者會出現腹水,部分會出現急性的肝功能衰竭,部分可能會出現門脈高壓的情況,部分可能會出現急性腎衰竭等。針對這些嚴重的并發癥及時地處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癥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