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低的原因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聶里紅 副主任醫師

蛋白質低又稱為低蛋白血癥,白蛋白又稱為血清白蛋白,低蛋白血癥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營養不良、進食太差或者是惡病質,比如患有惡性腫瘤、結核等消耗性疾病,晚期形成的惡變質也可能會導致蛋白丟失過多。常見于從腎臟丟失過多或者漏出蛋白較多,形成低蛋白血癥,還有肝臟對吸收來的蛋白不能有效利用,多見于肝硬化、肝癌的病人。人體的血管里需要有白蛋白來維持有效的血漿膠體滲透壓,如果患有低蛋白血癥可能會出現漿膜腔積液、下肢水腫等。漿膜腔積液是指胸腔、心包腔、腹腔、盆腔等出現積水、下肢水腫,可以有雙側肢體同等程度的水腫逐步進展,摁壓時可能會有坑又稱為可凹性水腫。低蛋白血癥的病人由于基礎病的存在,導致胃口可能較差、腹部脹滿,排泄也可能存在問題,比如大便可能會不通,還會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