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內耳的位置、結構及功能
- 內耳的位置、結構及功能
-
參與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 王琳 主任醫師

內耳的位置、結構及功能介紹如下:
一、內耳的位置:
耳是聽覺器官,有三個組成部分,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中耳、內耳,除了能看到的耳廓外,其他結構都位于頭部兩側的顳骨里面,內耳外側與中耳、聽小骨連接,里側通過神經與大腦相連接,可向大腦傳送聽覺和位置信號,以便于我們聽到聲音和感受頭部位置。
二、內耳的結構:
內耳整體由彎曲復雜的管道構成,因其走形像迷宮,又稱為迷路,它由兩部分構成,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為最外面的骨殼,膜迷路為骨殼內密閉的膜性管腔或囊,這兩種結構里都充滿了液體,分別是外淋巴和內淋巴,整個迷路又被分成3部分,分別是耳蝸、前庭和半規管,它們之間互相連通,耳蝸形似蝸牛殼,位于內耳的前內側,前面與中耳內的聽小骨相連,主要負責聽覺功能,可以感知聲音信號。內耳中間的部分近似橢圓形的腔隙為前庭,一端與耳蝸相通,另一端與半規管相通,半規管為三個半環形的管道,與前庭一起負責維持人體平衡。
三、內耳的功能:
內耳主要有聽覺功能和平衡功能。
1、聽覺功能:聲音穿過外耳的耳廓,外耳道沖擊鼓膜,到達中耳,引起三塊聽小骨活動,聽小骨與內耳的耳蝸相連,耳蝸中有淋巴液和聽覺感受器,聲波傳導過來之后,會引起淋巴液振動,進而刺激耳蝸中的聽覺感受器,引發神經沖動,這種沖動會沿著神經傳到大腦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2、平衡功能:內耳參與平衡功能的結構是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它們屬于前庭感受器,里面含有淋巴液和位置感受器,可以幫助維持身體平衡,比如當頭部進行旋轉、減速、加速、傾斜等運動時,內耳中的淋巴液就會隨之流動,此時位置感受器會通過液體的撞擊刺激來感知頭部位置,同時與視覺、自身感覺共同來判斷頭部和身體的姿勢是否合適,判斷結果會通過神經反饋到大腦的平衡中樞,再由大腦指揮身體恢復到平衡狀態。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