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為什么長結石
-
參與醫生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徐延凱 副主任醫師

腎結石主要病因與遺傳、代謝、泌尿系統感染、飲食結構、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且飲食結構在結石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攝入大量維生素C、動物內臟、大量含鈣類食物,如海鮮等,或攝入過多草酸或蛋白質,此類人群極易形成結石。而在高溫下工作的人群因體內水分消耗過快,又未及時補充水分,致尿液明顯減少,從而導致大量結石前體無法排出,因此患結石概率相對于普通人明顯增高。
腎結石屬于常見病和多發病,腎臟在人體中扮演重要角色,最主要功能為排除體內代謝產物,且代謝產物的部分成分為形成結石的材料。而腎結石形成過程主要為部分因素造成尿液中成石基質濃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過飽和狀態,析出結晶并在局部聚集生長,最終形成結石。腎結石按成分常分為四大類,包括草酸鹽類結石、感染性結石、尿酸結石及胱氨酸結石。而預防結石形成主要為調整飲食結構,多飲水、多排尿,同時增加體育運動。具體飲食控制包括以下幾點:
1、正常攝入食物中的鈣,推薦適當多食用奶制品和豆腐類,小魚等含鈣多食物,無需過多的飲食外補鈣,更不可過多限制鈣的攝入,除明確確診為吸收性的高尿鈣患者;
2、限制草酸攝入,如甘藍、杏仁、花生、西芹、菠菜、紅茶、巧克力等富含草酸食物,但少攝入不等于不攝入,;
3、限制高蛋白、高鹽、高嘌呤飲食攝入;
4、多食新鮮蔬菜、水果;
5、增加膳食纖維和粗糧攝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