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更瀉的原因
-
參與醫生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張維 主任醫師

五更瀉是中醫的診斷術語,指的是人在天快亮,也就是傳統的計時方法,五更左右的時間出現腹痛和腹瀉。五更瀉在中醫辨證理論當中,認為其原因是脾腎陽虛,因為人體的陽氣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有密切聯系。人的腸道需要陽氣的溫煦作用,才能夠正常運化水谷精微,排除糟粕。所以,如果陽氣不足就會出現腸道濕潤,出現腹氣失和、腹瀉等問題。在天快亮時,也就是平常五更時,氣溫最低,人通常處在睡眠的過程當中,陽氣也是最弱的時候。這樣通過中醫的天人合一理論,人陽氣本身就虛,如果病人平時又有脾腎陽虛的問題存在。在這個五更左右的時間,脾腎的陽氣非常弱,不能夠支持腸道的正常功能運行,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五更瀉,通常患者腹瀉以后,癥狀也會隨之停止。在臨床上通常用溫腎、健脾等方法治療五更泄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