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肌梗塞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邢華 主任醫師

心肌梗塞即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斑塊破裂或糜爛、潰瘍,并發血栓形成、血管收縮、微血管栓塞等,導致急性或亞急性的心肌供血減少。大約1/2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有明顯的誘因,如劇烈的運動、創傷、情緒波動、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發熱、心動過速等。心肌梗死分為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大多數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了冠狀動脈供血急劇的減少或中斷,導致血管閉塞。閉塞時間達到20-30分鐘以上,可以發生急性的心肌梗死,患者出現劇烈的胸疼,持續時間長,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患者同時可以伴有惡心、嘔吐、大汗淋漓和心動過速,甚至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心功能不全等。急性心肌梗死的嚴重程度,與梗死的范圍大小、側支循環的產生以及治療是否及時有明顯關系,因此發生心肌梗死,應該立刻叫120到醫院進行急救。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