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冠脈瘺是什么意思
- 冠脈瘺是什么意思
-
參與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尚小珂 副主任醫師

冠脈瘺指心臟的冠狀動脈,即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從冠狀動脈生長出不該長出的血管,稱為側支血管,也稱為瘺血管、瘺口,生長在正常人沒有的位置,最終可能生長到比如心室或者肺動脈。冠狀動脈生長出的異常血管,通常像蚯蚓一樣,不是直來直去,像蚯蚓轉圈,也可能是1只血管,也可能是很多只,長在哪里也因人而異。臨床上最多見的冠脈瘺應該前降支冠脈瘺,前降支左邊的血管,右邊血管通常在開口的地方開口一點點,還有在開口旁邊容易生長,右邊血管最容易往肺里面生長,左邊血管有時也會向肺部生長,也要向心室生長。心臟底部為心室,上面為心房,心房生長的冠脈瘺較少,心室和肺里生比較多,異常的血管稱為做瘺,就是冠脈瘺。冠脈瘺的治療的方法,過去傳統方法就是開刀,開刀以后,可以將血管結扎住,血液就不會隨意流動。但是現在對冠脈瘺的認識跟過去不一樣,更多的醫院會使用介入的手術方法,將冠脈瘺堵住,可以不用通過開刀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手術。從血管里面伸入很小的管子,塞到瘺口上,并在瘺口放入彈簧圈,將瘺口塞住,冠脈瘺也會得到根治。瘺的大小直接導致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預后,如果<1mm,最多不超過2mm,患者就無需做過多處理,但是也有可能會引起癥狀,癥狀因人而異。如果瘺>2mm或者3mm、4mm、5mm,最大的可能有20-30mm的瘺,直接比心臟所有血管都粗,因為瘺越大,對人的影響越大,患者應該盡早進行手術,如果過晚進行手術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先心病的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等疾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