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急性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 急性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遲騁 副主任醫師

急性血小板減少,原因具體如下:1、血小板生成不足:常見的為原發性造血干細胞疾病,比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造血異常綜合征等,均會引起造血干細胞異常。此外阿司匹林等藥物,可以抑制血小板合成,減少血小板生成;2、血小板破壞增多:比如急性重癥感染時,患者會出現骨髓抑制,并且伴有血小板在外周被大量破壞,也見于脾功能亢進、脾大的患者;3、血小板消耗增加:患者出現大量失血,以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狀態時,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從而出現血小板下降。血小板在人體中主要執行止血功能,因此當血小板下降時,人體會出現出血傾向,一般當血小板小于20×109/L時,患者會出現自發性出血的可能,即在無任何外傷情況下,患者就可能出血。最常見的為皮膚黏膜出血、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等,致命部位的出血,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腦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等,均會危及患者生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