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原則
- 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原則
-
參與醫生
武漢市第三醫院 韓崢 主任醫師

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原則如下:
1、加強監護:包括監測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呼吸,監測腹部體征,如腸鳴音,其它指標,如血色素是否降低、尿素是否升高,都可以反饋是否有活動性出血;
2、補充液體:維持生命體征,因為大部分患者出血后,循環血量丟失過多,需要維持生命體征的穩定,維持有效循環血量,除非是病人有嚴重的心衰、心梗情況,補液量需要控制,否則還是建議要補充充足;
3、藥物治療:包括抑制酸分泌的藥物,尤其是潰瘍性出血、腫瘤性出血,在醫學消化科的醫生角度稱為非靜脈曲張性的消化道出血,需要加強抑酸治療,如果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還要加上降低門脈高壓的藥物,目前促凝止血的藥物使用越來越少,因為通過臨床研究表明,其止血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會增加腦血管意外、心梗的發生率;
4、如果治療效果較差,則需進行內鏡治療,甚至是介入和手術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