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的用途極其廣泛,在工業上面云母是一種耐熱,并且絕緣性很好的材料,云母不管是抗堿還是抗酸的功能都非常的強,所以經常將云母用作一些精密材料的外部保護層。當然云母除了有一些工業用途之外,還具有很大的藥物價值,比如因為風邪而導致身體發熱發冷,就可以用云母治療。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云母的功效與作用。
云母的簡介
【名稱】:云母
【別名】:云珠、云華、云英、云液、云砂、璘石、云粉石、千層玻、銀精石、云母石、千層紙、金星石、老鴉金
【藥材類別】:礦物類
【性味】:甘,溫。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藥性論》:有小毒。
④《本草經疏》:甘,溫。
【歸經】:入肺,脾、膀胱經。
①《長沙藥解》:入足少陽膽、足太陽膀胱經。
②《本草從新》:入肺。
③《本草求真》:入脾,兼入肝、肺。
【入藥部分】: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白云母。采得后洗凈泥土,除去雜石。
【產地和分布】:形成于中酸性巖漿巖和云英巖中,也廣泛見于變質巖中。強烈的化這風化作用可使之水化成水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再轉化而成蒙脫石、高嶺石。產于內蒙古、陜西、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態特征】:單斜晶系。晶體通常呈板狀或塊狀,外觀上作六方形或菱形,有時單體呈錐形柱狀,柱面有明顯的橫條紋。也有雙晶。通常呈密集的鱗片狀塊體產出。一般為無色,但往往帶輕微的淺黃、淺綠、淺灰等色彩,條痕白色。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透明至微透明。解理平行底面極完全。硬度2-3。比重 2.76-3.10。薄片具彈性及絕緣性能。
云母的功效與作用
安神鎮驚;止血斂瘡。主心悸;失眠;眩暈;癲癇;久瀉;帶下;外傷出血;濕疹。治虛喘,眩暈,驚悸,癲癇,寒瘧,久痢,金創出血,癰疽瘡毒。
①《本經》: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
②《別錄》:下氣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氣,止痢。
③《藥性論》:主下痢腸澼,補腎冷。
④《本草衍義》:合云母膏,治一切癰疽毒瘡等。
⑤《醫林纂要》:補肺下氣,堅固肌理,去熱解毒。
⑥《國藥的藥理學》:為利尿消毒藥,治淋疾及婦人帶下。又治慢性腸炎、小兒下痢、猩紅熱等。外用治火傷、刀傷、濕疹等糜爛癥。
⑦《藥材學》:鎮怯,治心悸。
云母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云母的附方
①治風癲:云母,服三方寸匕,取瘥。(《千金翼方》)
②治痰飲頭痛,往來寒熱:云母粉二兩,常山一兩。上二味搗篩為散。熱湯服一方寸匕,吐之止;吐不盡,更服。(《千金翼方》)
③治瘧多寒:蜀漆(洗去腥),云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服半錢。(《金匱要略》蜀漆散)
④治小兒赤白痢及水痢:云母粉半大兩,研作粉煮白粥調,空腹食之。(《食醫心鏡》)
⑤治帶下:云母粉服三方寸匕,三五服。(《千金翼方》)
⑥治婦人難產,經日不生:云母粉半兩,溫酒調服。(《積德堂經驗方》)
⑦治金瘡、一切惡瘡:云母粉涂之。(《千金翼方》)
⑧治痔病:云母服三力寸匕.慎房室、血食油膩。(《千金翼方》)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①《本草經集注》:澤瀉為之使。畏鮀甲及流水。
②《藥性論》:惡徐長卿。忌羊血。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炎者,慎勿誤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