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這種疾病大多都是先天性的,而且由于幼兒癥狀表現不容易察覺,所以往往許多腦癱患兒被診斷出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所以這里就要提醒各位家長,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情況,如果有什么異常的應該及時向醫生反映,這樣也好早作診斷與鑒別。
1、腦性癱瘓的診斷主要基于病史及神經系統檢查。
典型的腦性癱瘓多具有運動發育落后、姿勢異常、中樞性運動障礙的體征等。詢問孕期、圍產期、新生兒期異常病史可能提示腦癱的病因。
2、影像學檢查可能發現腦損傷的證據。腦性癱瘓需除外遺傳代謝與神經變性病。
腦性癱瘓的早期常缺乏特異性體征,與一般的運動發育遲緩難于區別,甚至在早期沒有明顯的運動發育遲緩。自發性全身運動(GMs)質量評估是近幾年發展出的評估方法。GMs是未成熟腦時期獨特的運動形式,從胎兒至足月后4月均存在。研究顯示,GMs的數量與運動發育沒有直接關聯,GMs質量才是腦損傷的重要指標。持久的、痙攣-同步型GMs能準確預測腦性癱瘓。在健康小嬰兒中常一過性出現一種小幅度的舞蹈樣運動,稱為不安寧運動(fidgety movements)。在矯正年齡6周后開始出現,9-12周最顯著,在14-20周減退直至消失。不安寧運動缺乏高度提示神經系統異常,也是腦癱的早期征象。
一些遺傳代謝或變性病可能進展緩慢,如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家族性痙攣性截癱等,這些病在早期與腦癱不易鑒別,可能誤診。戊二酸血癥1型易被誤認為運動障礙型腦癱,而精氨酸酶缺乏則易被誤認為雙側癱瘓型腦癱。對嬰兒期表現為肌張力低下者須與下運動神經元癱瘓鑒別,后者腱反射常減低或消失。嬰兒肌張力低下者還須特別注意除外遺傳代謝病。痙攣性雙癱有時還需與多巴-反應性肌張力不全鑒別。
首先是要找到病因,進行診斷鑒別,出了診斷報告,也就可以開始著手治療了,所以說,診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因為醫生要根據診斷報告來研究出治療方案,可是這也有個大前提就是父母要在第一時間內對幼兒的異常癥狀有所察覺,并且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這樣才能進行后續的步驟。還是要提醒各位準爸爸和準媽媽要注意孕期的飲食,避免攝入不健康的食物影響胎兒的成長。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