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乙肝給我們廣大患者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乙肝的潛伏期大概是三個月左右,下面為大家列舉了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乙肝的癥狀體征。具體如下:
1.急性乙型肝炎
(1)急性黃疸型肝炎:按病程可分為3期,總病程2~4個月。黃疸前期:起病較緩,主要為厭食、惡心等胃腸道癥狀及乏力。少數有呼吸道癥狀,偶可高熱、劇烈腹痛,少數有血清病樣表現。本期持續數天至2周,黃疸期:鞏膜及皮膚黃染明顯,于數日至2周內達高峰。黃疸出現后,發熱漸退,食欲好轉,部分病人消化道癥狀在短期內仍存在。肝大,質軟,有叩痛及壓痛。約有5%~10%的病人脾大。周圍血白細胞一般正常或稍低,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顯著升高,此期持續2~6周。恢復期:黃疸漸退,各種癥狀逐步消失,肝脾回縮至正常,肝功能恢復正常,本期持續4周左右。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起病徐緩,癥狀類似上述黃疸前期表現,不少病人癥狀不明顯,在普查或查血時,偶爾發現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個月內逐漸恢復,約有5%~10%轉為慢性肝炎。
2.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病程超過半年,亦可隱匿發病,常在體檢時發現。癥狀多種多樣,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亂癥狀多見,表現為食欲缺乏、厭油、惡心、腹脹、便溏等。多數病人有乏力、肝區不適。常于勞累、情緒改變、氣候變化時癥狀加重。
肝外系統表現可發生于病毒性肝炎的任何病期,以慢性肝炎為多見。消化系統可有膽囊炎、膽管炎、胃炎、胰腺炎等;呼吸系統可有胸膜炎、肺炎;腎臟可有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等;循環系統可有結節性多動脈炎、心肌炎、心包炎等;血液系統可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等;皮膚可見痤瘡、嬰兒丘疹性皮炎(Gianotti病)、過敏性紫癜、面部蝶形紅斑等;神經系統可有腦膜炎、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征等;還可有關節炎、關節痛等癥。
乙肝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乙肝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如果您是一位乙肝患者,建議您可以參考一下上面所述的幾個乙肝的癥狀體征,具體的請咨詢相應方面的專家。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要在生活中做到乙肝的預防措施。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