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情緒出現波動時候,最好能夠到一些視野開闊的地方散散心,這樣可以避免很多心理問題的出現,比如,專家指出,有的人在精神壓力的影響下,會出現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所以我們要在還沒患病之前,對精神分裂癥有更多的了解。
精神分裂癥是指人的思考、知覺、情感的基本機能出現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常在病癥機型發作的情況下,懷疑自己被跟蹤、陷害等,從而出現失控的行為,屬于重度心理疾病,大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或成年初期。它包括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與行為障礙與自我意識障礙。人們在驚呼,“一個精神疾病時代正在到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卻一直懷有對精神疾病的恐懼和歧視,特別是對精神分裂病人。
研究說明,與配偶共同生活的病人,復發率較低,而離婚和獨身者復發率較高。被朋友、鄰居和家庭歧視,工作機會減少,會使病人病情加重。因此,我們應當對這些因素采取適當的對策和措施。
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照料病人本身就是一種相當沉重的精神負擔,他們常常表現出焦慮、內疚、煩惱和沮喪等情緒反應,不能正確對待病人的異常行為。有的是過分地關注和保護病人,減少了病人與社會的接觸,使病人復發率大大增加。
專家提醒:如果精神分裂癥患者身處于一個封閉的空間中,很容易會同時導致抑郁癥的出現,當這兩種疾病同時出現時,精神分裂癥患者往往不愿意走出自己編造的世界,這樣會給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帶來很多麻煩,我們一定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了其他的心理性并發癥。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