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健身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人們喜歡在運動時帶著耳機聽聽小曲,一方面會覺得音樂會改善我們的心情,使單純的運動不那么枯燥,另一方面我們會覺得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例如聽的是其他有用的東西。殊不知這么一個小小的舉動將會嚴重影響到你耳朵的健康,影響聽力。
聲音傳達到耳朵后
一般情況下,聲音到達我們的耳朵,需要經過一定的距離,在聲音的傳播過程中高頻部分已經被空氣所吸收。帶上耳機后,所有頻率的聲波就全部被耳朵吸收了,這對聽力傷害很大。戴耳機產生的噪音會影響內耳膜細胞的微循環,造成微循環障礙,跑步的時候更會加重微循環障礙從而影響我們的聽力。如果周圍環境很雜亂時,為了聽清楚耳機里面的聲音,我們會不自覺的調高音量,這樣更加損傷聽力。
外耳道其實很脆弱
我們的外耳道的皮膚很嫩,特別容易劃傷。我們在佩戴耳機時會對外耳道產生一定的摩擦,跑步時這摩擦會加重,如果佩戴不合適的耳機會很容易造成劃傷或擦傷。容易使致病細菌感染,引發外耳道炎、耳癤腫等,造成耳朵疼痛和腫脹。
大腦處理聲音過程
我們的大腦是很神奇的,不同的腦神經中樞負責不同器官的興奮與抑制。在跑步時,控制肌肉功能有關的神經中樞處于興奮狀態,可以有效調動心肺功能。但在跑步時聽歌,就會使主管思維的神經中樞得不到休息,并且,由于興奮的擴撒作用,主管思維的神經中樞的興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主管運動的神經中樞的興奮,影響鍛煉效果。此外。隨意改變運動的節奏是跑步時的大忌,而聽音樂時難免會受音樂節奏的影響,尤其是音樂節奏急劇變化時,會改變我們原來的穩態,影響鍛煉效果。
小編這里真心的告訴你,戴耳機聽音頻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選擇環境
盡量在安靜環境下欣賞音樂。已有測試顯示,在安靜環境下,大多數耳機的輸出音效相差無幾,一旦外界環境變得嘈雜,耳機的輸出效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擾。由于運動時內耳血供不穩定,因此最好不要運動時聽MP3或使用手機。
控制音量
聽MP3或使用手機時把音量調到40-50分貝,達到清晰的程度即可,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60%以上(MP3最大音量為100分貝時)。
控制時間
戴任何耳機,即使音量適宜,也不可持續時間過長,更不可戴著耳機睡眠。過分激烈的音樂,聽1小時左右就應該休息一下;聽一張CD的長度,應休息15分鐘;輕音樂、較慢的流行音樂可以100分鐘左右休息一次。另外,使用手機盡量縮短時間。專家經過實驗發現,使用手機10分鐘以內,聽力沒有較大改變,因此,建議:每次使用手機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
選擇耳塞
遠離蹦迪、強烈搖滾打擊音樂、爆竹、鑼鼓等噪聲環境,選擇耳罩或海綿耳塞保護聽力。耳塞包括反復使用和一次性兩種,一個好的聽力防護用品應具備以下一些特點:1.與耳部的密合要好;2.能有效地過濾噪聲;3.佩戴時感覺舒適;4.使用起來簡便。
拉長距離
使用手機時,盡量將手機放在遠離耳部的位置,減輕由于電磁波引發的副作用,用耳機接聽最好,減少輻射。
更換耳機
使用MP3時避免佩戴插入式耳機,盡量選擇頭戴式耳機。如果購買插入式耳機,最好購買高質量產品。
定時檢查
包括對隨身聽質量特別是音質、音量的檢查,以及個人聽力的檢測。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