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做ERCP+EST+取石治療的一例病人有點特別。其特別之處不在于我給他的治療,而是他的病史。
他4年前因為右上腹絞痛和黃疸,在一家大醫院檢查后發現膽囊、膽總管結石做了開腹的膽囊切除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術后絞痛和黃疸癥狀消失了,經T管造影發現膽總管結石也取盡了。武漢協和醫院胃腸微創外科蔡開琳
出院后不久,他又出現了進食后腹痛,經常伴有嘔吐,嘔吐后癥狀可以緩解。沒有黃疸、發熱,B超檢查膽總管稍擴張,下段因腸氣顯示不清。肝功能正常。在幾家醫院看過,認為可能是腸粘連引起的。做鋇劑腸系檢查也確實發現第4組小腸粘膜稍紊亂。此后按小腸疾病治療了幾年,病情反復發作。上月因為其他原因做上腹CT,發現了膽總管不擴張,但有結石影。
后來的治療按常規就順利完成,癥狀是否完全緩解還有待隨訪,但我相信會有明顯的效果。
膽囊切除術在各級醫院都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基層醫院越來越廣泛地開展。不管是哪個醫院做的手術,術后仍有明顯癥狀的病例都是屢見不鮮,但術中注意一些細節問題,還是可以大大降低這個問題的發生率。相對而言,膽管殘余或復發結石倒是最容易確診和解決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