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強迫行為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曲姍 副主任醫師

強迫行為是強迫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反復、重復、刻板、讓人難以自拔的重復動作與行為。對于這些行為,病人明知道沒有必要、沒有意義、想要擺脫,但卻很難擺脫,不去做會很緊張、很擔心、很不安、很不踏實,直到做完才會當時覺得較好,但很快會被下個事情所困擾。?強迫行為的表現形式較多,部分人怕清洗不足,會強迫、反復清潔,比如洗手、洗澡或搞衛生等這種怕臟的觀點。還有怕危險,會強迫的反復檢查車門、煤氣閥門等。還有強迫計數,一邊走過路線,一定要強迫數數,必須數到幾,沒到時需要重新來過。還有強迫儀式,比如在睡覺前一定要講究過程或流程,即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如果沒有按儀式走完,可能還要再從頭再來一遍。如果不是按照這樣的儀式,有不踏實、大難臨頭、惶惶不終日等不安感覺,會讓人很痛苦,但按照儀式做完,也會覺得糾纏感和糾結感而不能放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