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用于保健延壽,大約始于兩晉以后。如嵇康有《養生論》,是認為學道可以延年益壽的代表作。同期還有葛洪所著《抱樸子》,觀點相似。葛洪又以《肘后方》、煉丹術等著稱,故對后世影響很大。盡管如此,稍后梁代的陶宏景也只是以“養性”來命名他的《延命錄》。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治病方藥少見,所引“養生方導引法”卻屢見不鮮。可見當時此法已較流行。同期,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中首先將養生內容收于“攝生”名下;稍后,王冰所注《素問》,序言中雖說自己“弱齡慕道,夙好養生”,但注解相關正文時只是稱養生方法為“修養之道”。直到元明清時期仍未對其有統一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