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賊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了解的,其實作為一種植物來說木賊的功效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在消腫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一些不了解木賊的患者都知道這種藥物因此不能完全的利用這種植物的藥用價值幫助自己治療疾病,緩解身體癥狀,那么木賊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木賊的簡介
【名稱】:木賊
【別名】:節節草、無心草、接骨葉、筆桿草、節骨草、木賊草、銼草、響草、筆管草、筆筒草、擦草、筆頭草
【藥材類別】:全草類
【性味】:甘苦;平;無毒。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苦,無毒。
②《綱目》:溫。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歸經】:入肺、肝、膽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厥陰、少陽二經血分。
③《本草匯言》:入手、足三陽經。
【入藥部分】:為木賊科植物木賊的全草。
木賊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木賊的功效與作用
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明目退翳。主風熱目赤;目生云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痔血;血痢;婦人月水不斷;脫肛。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腸風,止痢及婦人月水不斷。
②《綱目》:解肌,止淚,止血,去風濕,疝痛,大腸脫肛。
③《本草正》:發汗,解肌。治傷寒,瘧疾。去風濕,散火邪。
④《玉楸藥解》:平瘡瘍腫硬,吐風狂痰涎。治癰疽瘰疬,疔毒,癤腫,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諸證。
木賊的附方
①治目障昏矇多淚:木賊草(去節)一兩,為末,和羊肝搗為丸,早晚各食后服二錢,白湯下。(《方脈正宗》)
②治目昏多淚:木賊(去節),蒼術(泔浸)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茶凋下,或蜜丸亦可。(《圣惠方》)
③治風寒濕邪,欲發汗者:木賊草(去節)一兩,生姜、蔥白各五錢。水煎熱飲,即汗。(《圣惠方》)
④治腸風下血:木賊(去節,炒)一兩,木饅(炒)、枳殼(制)、槐角(炒)、茯苓、荊芥各五錢。上為末,每服二錢,濃煎棗湯調下。(《仁齋直指方》木賊散)
擴展閱讀:注意事項
氣血虛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目疾由于怒氣及暑熱傷血、暴赤腫痛者,非其所任。
②《本草匯言》:多服損肝,不宜久服。
③《本經逢原》:多用令人目腫,若久翳及血虛者非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