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黑小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昏、視物不清、頭發早白等多種病癥。黃小米本身是調補脾胃,同時還有治失眠的作用。黑小米和黃小米都有各自的食療功效。
黑小米和黃小米的區別
首先可以從外形顏色上分辨黑小米和黃小米,黑小米外表油亮,清香可口,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被譽為“補血米”、 “長壽米”。黑小米比普通大米更具營養,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黃小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照字典的解釋,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煮熟后很黏。
其次黑小米和黃小米的食用療效也有很大的區別,黑小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鐵性貧血、抗應激反應以及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黑小米中的黃銅類化合物能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減輕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黑小米有抗菌、降低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黑小米還具有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黑小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有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補肝腎、縮小便、止咳喘等作用。
黃小米主要含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粗脂肪、賴氨酸、鈣、磷等。它的蛋白質含量為11.7%,脂肪3.3%,糖類64.2%,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維生素和胡蘿卜素。保健功效: 性平,味甘。可健脾胃,有消食止瀉、益肺益氣的功效。黃米具有安眠功效,主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眠癥。 黃小米可滋補強體,可補中益氣,肺病患者宜食。 黃米有烏發的功效。黃小米可以補肝腎,療瘡解毒。
黃小米營養豐富。據測定,蛋白質含量達11.2%~13.4%,脂肪含量4、5%,比普通黃小米高1%~3%。所含蛋白質、脂肪均高于大米、面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豐富而比例協調。如賴氨酸0.22%~5.24%,蛋氨酸0.4%,色氨酸0.25%,亮氨酸1.87%,蘇氨酸、異亮氨酸及纈氨酸等含量在0.42%~2.88%之間。維生素的含量亦較豐富,而粗纖維的含量又是幾種主要糧食作物中最低的。為產婦、幼兒及老人的滋補佳品。
黑小米為米中珍品,素有“貢米”、“藥米”、“長壽米”之美譽,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現代分析表明:黑小米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亦稱黑貢米,西漢“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發現這種奇米,把它獻給漢武帝,漢王食后贊曰“神米”,從此被歷代皇帝所享用,故以黑貢米久負盛名。黑小米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比較高,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藥,對頭昏、貧血、白發、眼疾等療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