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水果,南方人把它當成口香糖來吃,它可以促進消化,治療疾病,美容養顏,它就是檳榔,又可以叫它榔玉、賓門、青仔、國馬、檳楠、尖檳、雞心檳榔,據說檳榔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海南省是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入冬是檳榔收獲的季節,在主要產區的萬寧、陵水、定安等縣市的街道上,擺滿了賣檳榔的攤點,既然南方人那么愛吃檳榔,食用檳榔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檳榔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主要治療:驅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腳氣;水腫;外治青光眼;瘧疾等疾病,嚼吃起興奮作用。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堿、兒茶素、膽堿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癥,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
檳榔堿是有效的驅蟲成分。對豬肉絳蟲有較強的癱瘓作用,使全蟲各部都癱瘓,對牛肉絳蟲則僅能使頭部和未成 熟節片完全癱瘓,而對中段和后段的孕卵節片則影響不大。體外試驗對鼠蟯蟲也有麻痹作用。檳榔堿對蛔蟲也可使之中毒而對鉤蟲則無影響。檳榔與雄黃、肉桂、阿魏混合的煎劑給小鼠灌服,對血吸蟲的感染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但與萱草根、黃連及廣木香一起用于治療小鼠血吸蟲病則無效。水浸液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和水浸劑對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質有關。
檳榔堿的作用與毛果蕓香堿相似,可興奮M-膽堿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特別是唾液分泌增加,滴眼時可使瞳孔縮小,另外可增加腸蠕動、收縮支氣管、減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兔應用后引起冠狀動脈收縮。1%溶液用于青光眼可降低眼壓,但作用持續較短,且對角膜有明顯的刺激性。由于增加暢蠕動,促使被麻痹的絳蟲排出。也能興奮N-膽堿受體,表現為興奮骨骼肌、神經節及頸動脈體等。對中樞神經系統也有擬膽堿作用,貓靜脈注射小量檳榔堿可引起皮層驚醒反應,阿托品司減少或阻斷這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