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好像印象中只有南方同學才很是會嚼檳榔,可是南方人開始嚼檳榔的歷史好像有幾百年了,南方同學只要吃檳榔都是是很猛的,街道上,墻角邊,廁所里都可以看到紅紅的一片,呵呵,很是苦了那些清潔工們,我身邊的同學嚼這東西的蠻多的,有的時候他們也會給我一口(南方人在檳榔上用的量詞,也就是一片的意思啦),嚼了以后感覺全身發熱,臉色變紅,就像醉酒的一般,味道呢不咋樣!基本上不吃那玩意,也很反感別人吃,因為許多人吃了以后到處吐檳榔汁,弄得街道都是紅紅的,很難看,隨地吐檳榔汁也成為南方的一個陋習!那:談一談嚼檳榔有好處嗎?
檳榔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過量檳榔堿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檳榔子是檳榔樹的果實,它含有許多的植物堿,其中最重要的是檳榔素,是一種副交感神經作用藥劑,在一般劑量有催涎及發汗的作用,高劑量則會作用在肌肉及中樞神經。檳榔素在肝臟中會被轉變成檳榔啶,檳榔啶沒有副交感神經劑的效果。一般劑量對動物的行動無影響,但高劑量則有鎮靜的效果。一般在嚼檳榔時,其所含的檳榔素只有小部分被吸收,其他大部分都在石灰存在下,在口腔中轉變成檳榔啶。正是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故你吃檳榔會出現頭暈, 臉發熱而且喉嚨有堵的感覺。
湖南人嚼檳榔的習慣由來已久。據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當初人們因為藥用價值而嚼食檳榔,那現在人們嚼食檳榔到底在嚼什么?現在湖南制作的檳榔是通過把檳榔胭制后再點上"鹵水"而成的。為了降低成本,延長檳榔的余味,檳榔在胭制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香精以及糖精。這些化學元素合成的配料長期食用對人體有一定的不良影響,而檳榔殼子上點的"鹵水"是由石灰加上胎糖配制而成的(石灰不是國家允許的事物添加劑).所以這種傳統工藝配制的檳榔人們嚼食后產生的反映是刺激度強。而且隨著咀嚼的時間加長,檳榔渣中還殘留余味。這種傳統工藝制作的檳榔給人的消費感覺在某種意義上好似不健康的。
實際上,人們嚼食檳榔是通過檳榔在嚼食檳榔中的載體。也就是胭制檳榔過程中加入的香精香料以及糖精和配制后點上的"鹵水"。這種載體當人們第一次接觸時,會產生心跳加快、胸悶、惡心、嘔吐、面紅發熱、大汗淋漓、喉嚨被堵的感覺等癥狀,久而久之,人們以為嚼檳榔必須要有這種感覺。所以,沒有這種感覺的檳榔人們認為是沒有檳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