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到了海浮石,也越來越重視它的卓越的療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鑒別海浮石吧,海浮石化學組成有頗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主要成分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因多采自海水,則亦可能含有氯、鎂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質,石花主要為碳酸鈣,并含少量的鎂,鐵及酸不溶物質,浮石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表面粗糙,有多數大小不等的細孔,灰白色或灰黃色,質硬而松脆,易砸碎,斷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絹絲樣光澤或無,大家一定很好奇如何識別海浮石吧?
海浮石呈稀松似海綿狀的卵形不規(guī)則塊體。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黃色,呈淺紅色。具多數細孔,形似蛀,有時呈管狀。體輕,質硬而脆,易碎,斷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絹絲樣光澤。放大鏡下可見玻璃質構成多孔骨架,晶質礦物呈斑晶或隱晶質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氣微弱,味微咸。以體輕、色灰白者為佳。
非晶質。一般為白色、淺灰色,偶爾呈淺紅色。具有標準的多孔構造,有時具管狀構造。表面暗淡或具絲絹光澤。性脆。 比重小,在水中可以浮起。為火山噴發(fā)出的巖石,主要由玻璃質構成,偶含少量結晶質礦物,海浮石100g,殼200g。以上二味,共研細粉,過60目篩,混勻,即得。本品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順氣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虛咳嗽,氣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
海浮石的動物形態(tài):脊突苔蟲,固著生活的水生群體動物。雌雄同體。群體常呈樹枝狀。個體很小,為囊狀。體外分泌石灰質及膠狀物質,形成群體之骨。體前端有口,口緣有馬蹄狀的突起,其上生多數觸手。消化管屈曲成U形,肛門亦在體之前端。常附著于海濱巖礁上。分布我國南方沿海各地。瘤苔蟲,與上種近似,群體呈腫瘤狀,淡黃褐色。常附著于海藻、柳珊瑚、巖石上。分布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