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間總有一些相似的中草藥,但它們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個就需要知識淵博的人來將其區別開來,其實草烏頭是毛茛科植物的根莖,而草烏是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塊根;據《綱目》記載:草烏頭、射罔,乃至毒之藥,非若川烏頭、附子人所栽種,加以釀制、殺其毒性之比,自非風頑急疾,不可輕投;而草烏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治頭風喉痹,癰腫疔毒,主大風頑痹,那么現在來詳細介紹下草烏頭和草烏區別是什么。
草烏頭和草烏的形態特征的區別,草烏頭,又名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或華烏頭等的塊根。塊根通常2個連生,紡錘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側根(子根)甚肥大,直徑達5cm。莖直立或稍傾斜,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貼伏柔毛。草烏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的干燥塊根。呈不規則長圓錐形,略彎陸,長2~175px,直徑O.6~45px。頂端常有殘莖和少數不定根殘基,有的頂端一側有一枯萎的芽,一側有一圓形或扁圓形不定根殘基。質硬,斷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層環紋多角形或類圓形,髓部較大或中空。
草烏頭和草烏的作用區別,用電刺激鼠尾法實驗,小鼠腹腔注射草烏70%乙醇浸劑,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其0.19、0.095、0.048g/kg的鎮痛效力均分別超過嗎啡12、6、3mg/kg的鎮痛效力。但上述劑量有毒性反應,且草烏的治療指數(3.91)遠比嗎啡(48.58)為小。小鼠熱板法實驗表明,北草烏堿、次烏頭堿亦有鎮痛作用。草烏的功作用是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下氣,溫腎壯陽,解毒療瘡。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疬。
草烏頭和草烏的功效主治不同,草烏頭中藥冶風寒濕痹,關節疼痛,中風癱瘓,破傷風,脘腹冷痛,寒疝作痛,痰癖,冷痢,癰疽疔瘡,瘰疬。蒙藥治瘟疫,陣刺痛,粘“奇哈”,痧癥,結喉, “發癥”,中風,游痛癥,痛風,心“赫依”,牙痛,丹毒。而草烏的功效是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