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身邊的越來越多的人都鐘愛于食用百香果,一種形狀酷似雞蛋的水果,逸生于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叢林中,原產安的列斯群島,廣植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有紫果和黃果兩大類,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飼料,入藥具有興奮、強壯之效,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鈣,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飲料,還可用來添加在其他飲料中以提高飲料的品質,種子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雞蛋果有“果汁之王”、“搖錢樹”等美稱,下面,一起來看看百香果的種植方法。
百香果屬于雌雄異花,雌花結果,雄花用于授粉,其授粉媒介主要是蜜蜂和昆蟲,也可以人工授粉。百香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用種子播種繁殖,另一種則是用蔓條扦插繁殖。春季種植的百香果,當年7月即可開花,9月收果。第2年以后,每年4月開始開花,1年可開5~6批,每批花相隔20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60~70天,果實收獲4個多月。
百香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一般不低于0℃的氣溫下生長良好,到-2℃時植株會嚴重受害,甚至死亡。一般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間且分布均勻的條件下,百香果生長最好,種植地區的年降雨量不宜少于1000mm。作為熱帶水果,百香果喜歡充足陽光,以促進枝蔓生長和營養積累。長日照條件有利于百香果的開花,在年日照時數2300~2800小時的地區百香果營養生長好,養分積累多,枝蔓生長快,早結,早產。百香果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不耐濕而抗旱性較強的多年生蔓性果樹,對土質選擇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松軟、排水良好的河灘沖積地最為適宜,土壤的pH值在5.5~7.5為適宜。
百香果在開花后60~80天果皮逐漸轉色,并自然成熟脫落掉在地上,采收時可在地上撿拾,但落地果時間最好不超過3天,否則果實被日曬雨淋,腐爛快。藤蔓上果皮尚呈綠色的未熟果不宜采收,因未熟果經催熟后酸度高,香味淡,且有青臭味,影響果汁品質。百香果主要收集果肉,制成果汁。果汁可加水稀釋制成飲料,或作糕點、冰淇淋等甜點的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