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草是一種綠色草本植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被大夫藥用,仙鶴草有很多的名字,最讓人熟悉的就是本名仙鶴草,仙鶴草的生長地區基本分布在浙江、江蘇、湖北等地,因地適宜,在古代戰時,仙鶴草也經常被用作止血藥來使用,在小孩子晚上睡不著覺時,父母親也會用仙鶴草來驅蟲,那么,仙鶴草的植物形態和傳說有哪些呢?
仙鶴草的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1m,全株具白色長毛。根莖短,常生1或數個根芽。莖直立,被柔毛及腺毛。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大小不等,間隔排列,卵圓形至圓形,長2.5~7cm,寬1.5~3.5cm,邊緣有鋸齒,兩面均被柔毛;托葉近卵形。總狀花序頂生;花萼倒圓錐形,5裂,裂片基部生多數鉤狀剛毛,宿存;花瓣5,黃色;雄蕊5~15;子房半下位,花柱突出。萼筒,果熟時增厚,下垂,頂端有一輪直立鉤刺,外有較深縱溝。極似仙鶴頭部,因而稱仙鶴草。花果期5~12月。
關于仙鶴草的傳說,很久以前,長江中有片小洲叫鸚鵡洲,洲的不遠處有一座樓,樓內住著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老人懂醫道,一邊義務行醫,一邊養性修行,深受四鄉敬重。有年晚秋的一天,不知從何方飛來一只黃鶴,撲棱棱落在了樓前,并發出凄慘的哀鳴。眾鄉親圍上前去,見黃鶴滿是血,就紛紛議論。老人聞聲出樓,看了看流血的黃鶴,便鉆進樓后的山林里,一會兒,他采來了一把羽毛樣葉子、開盈盈白花的野草,灑抹在黃鶴的傷口上,沒多久就止住了血。之后,老人精心喂養黃鶴,黃鶴也很快就康復了,后來,鄉親們就把老人住過的樓稱,黃鶴樓,把老人給黃鶴療傷的野草叫仙鶴草。
很多年后,唐代有個叫崔灝的詩人游歷黃鶴樓,聽到了這個傳說,便詩興大發,留下了千古詩篇《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再后來,大詩人李白也來到黃鶴樓,也詩興大發,但看了崔灝的詩,他沒敢多寫。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仙鶴草功效與作用,止血,促進血液凝固;強心,調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緩;抗菌,體外試驗能抑制革蘭氏陽性菌;驅蟲,其根芽有驅絳蟲作用《新醫藥學雜志》;收斂止血,解毒。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瘧疾、脫力勞傷、癰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