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蒂,我認為瓜蒂就是將瓜果吃完之后剩下的果核,或者是瓜果與果樹的鑲接部分,我們通常稱之為瓜蒂,然而身為中藥的瓜蒂出自《神農本草經》,別名有甜瓜蒂、瓜丁、瓜丁香,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苦,寒,有毒,入胃經,瓜蒂主要含葫蘆素B、E、D,異葫蘆素B,葫蘆素B-2-葡萄糖苷等,還含α-菠菜甾醇,那么瓜蒂的功效有哪些呢?
瓜蒂的功效主要有,葫蘆素B、E的混合物有抗肝炎作用;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的大鼠,能降低谷丙轉氨酶、減少肝細胞的疏松變性、壞死、空泡等病理改變;能增加肝糖原,及防止脂肪變性,臨床觀察證明,瓜蒂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抗腫瘤,類似轉移因子的作用。內服此種混合物(早期稱為甜瓜毒或噴瓜苦味素)能刺激胃黏膜,引起反射性嘔吐;犬中毒后可致呼吸中樞麻痹而死。用于食物中毒及排除胃內毒物急救。催吐,退黃疸。治宿食停積、食毒入胃、癲癇痰盛,用以催吐。研末服:0.6~0.9g。治濕熱黃疸。瓜蒂黃研末鼻,令黃水出,用于急慢性肝炎及原發性肝癌。但是要注意的是,體弱及有心臟病者忌用。
瓜蒂果柄細圓柱形,常扭曲,長3-6cm,直徑0.2-0.4cm,連接瓜的一端略膨大,直徑約8mm,有縱溝紋;外表面灰黃色,有稀疏短毛茸。帶果皮的果柄較短,長.3-2.6cm,略彎曲或扭曲,有縱溝紋,果皮部分近圓盤形,直徑約2cm,外表面暗黃色至棕黃色,皺縮,邊緣薄而內卷,內表面黃白色至棕色。果柄質較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空。氣微,味苦。以干燥、色黃、稍帶果柄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