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藥是中醫藥學的精華。中醫藥學講究的望、聞、問、切,需要的是在對傳統的中醫學知識集大成的基礎之上,系統全面的梳理脈絡而形成的具有高深的中醫學技能。但凡是受人敬仰推崇的中醫藥學名家都擁有淵博的中醫藥學知識,小到各種草藥的性狀、功效及作用的辨別都是信手拈來的。成為中醫藥學大家對我們來講可能有距離,但是學習各種草藥的知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紫河車的功效及作用。
紫河車又名人胞、胎盤。據《本草綱目》解釋道,“天地之先,陰陽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將兆,九九數足,胎兒則乘而載之”,飄蕩于蓬萊仙境,萬里天河,故稱之為河車。母體娩出時為紅色,稍放置即轉紫色,因此入藥時稱之為“紫河車”。紫河車為健康人的干燥胎盤,是將新鮮胎盤除去羊膜幾臍帶,反復沖洗至去凈血液,蒸或置沸水中略煮后,干燥,或研制為粉。本品味甘、咸,性溫。民間常用之補虛扶正。古典本草記載“主氣血羸瘦,婦人勞損。”“男女虛損勞極,不能生育,下元衰憊。”“能峻補營血,用以治骨蒸羸瘦,喘嗽虛勞之疾,是補之以味也。”
當婦人受孕后,受精的卵由輸卵管下部進入子宮,并種殖在子宮內膜上;卵發育成胚胎,周圍的子宮膜繼續發育為蛻膜,母體的底蛻膜和胎兒的葉狀絨毛膜結合而成胎盤。胎盤為胎兒進行營養、呼吸和排泄的器官,并產生分泌素。當分娩時,先是子宮收縮,然后子宮口擴張,胎兒突破羊膜產出,結扎并剪斷臍帶;最后子宮再次收縮,由底蛻膜的海綿層與子宮壁分離,將胎盤及胎膜排出。
紫河車主治補氣,養血,益精。治虛損,羸瘦,勞熱骨蒸,咳喘,咯血,盜汗,遺精,陽痿,婦女血氣不足,不孕或乳少。補益氣血,用于氣血不足諸證。氣血不足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常見于多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因素體虛弱、久病耗傷、營養不良所致,其中脾胃虛弱,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從而不能產生足夠的氣血等陰陽物質是核心因素。臨床上常表現為面色無華、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削等等。因此,治療氣血不足的病證,既要直接補氣補血,又要通過增強脾胃功能,促使氣血生化有源。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能大補人體氣血,又能健脾開胃,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對于氣血不足的患者十分有效和適應。可單獨應用,如研粉裝膠囊吞服;也可與紅棗、桂圓等一起煮服;更多的則是配伍黨參、黃芪、當歸、熟地黃等配伍作為藥用。
補腎益精,用于腎精虧虛之證。腎精不足可見于任何人群,這種人的體質普遍虛弱,平素體弱多病,表現形式也不相同。如在小孩表現為發育不良、發育遲緩;在青壯年出現陽痿遺精、不孕不育、神疲乏力、腰酸、頭暈耳鳴、早衰等;而在中老年人則表現出脫發少發白發、耳鳴耳聾、齒搖齒脫等。對于這種病證的治療,一要堅持細水長流,緩緩而補,二要選用作用全面而以補腎為主的品種。紫河車氣血陰陽精俱補、作用全面,又以補益腎精為主,非常適用于那些腎精虧虛之人。
固本平喘,用于肺腎兩虛之咳喘。咳喘是一種難治的病證,尤其是那些慢性咳喘的治療更是困難。因慢性咳喘患者病程長、易反復、癥狀復雜,與全身多個臟器的功能失調和氣血陰陽的不足有關,尤其與肺腎兩臟的虧虛關系密切。這種慢性咳喘多見于慢性氣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病證。對其治療既需止咳平喘化痰以治標,又當補肺益腎填精以固本。紫河車對這類病證有著特殊的效果,既能補益肺腎,又能填精平喘,同時還能通過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防止咳喘的發作,可謂是防治集于一體。可適當配伍人參、蛤蚧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