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人們對西藥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服用西藥,通過西藥來治療疾病,而對于中藥的了解與用法卻是越來越陌生,我們都知道黃芪是味保健功能強大的中藥,很多名人都喜歡用黃芪泡水喝其具有利水消腫、補氣固表、排毒排膿等作用,中藥在養生方面確實有不小的效果,那么,黃芪到底應該怎么吃?黃芪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黃芪,是中藥的一種,其多被人們稱為黃耆。黃芪藥材珍貴,屬于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其被廣泛種植在內蒙古、甘肅、黑龍江、山西等地。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研究,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下面介紹幾種黃芪的具體食用方法,黃芪在中醫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困倦,無力,氣短。取黃芪加防風、白術、甘草、生姜、大棗適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取黃芪配伍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可治盜汗。以黃芪配白術、防己、生姜、大棗,可治水腫。黃芪與黨參、白術、甘草、枳殼、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脫肛、子宮或內臟下垂。用黃芪配伍陳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產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黃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關節、肌肉疼痛。
看完中藥黃芪的養生保健功效你現在對它是不是多了一層認識呢,其實黃芪在中醫里應用的非常廣泛,正常人也可以用黃芪泡水飲用,從而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作用,但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