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中國的名片,淵源流傳,沒有中醫的中華民族是很難想象的,在中醫中,中藥又是基礎地位,《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是藥書經典,里面對苦楝皮都有詳細記載;苦楝皮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樹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剝取,曬干,或除去粗皮,曬干;那么苦楝皮有心臟毒性嗎?回答是肯定的;一下是苦楝皮的功效與作用。
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規則板片狀、槽狀或半卷筒狀,長寬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織的縱皺紋和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氣微,味苦。
產地
主產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樹皮和根皮。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粗皮,洗凈,潤透,切絲,干燥。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肝、脾、胃經。
功效
殺蟲,療癬。
主治
用于蛔蟲病,蟯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相關配伍
1、治蛔蟲病,可單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劑、糖漿服用;亦可與使君子、檳榔、大黃等同用,如化蟲丸。(《全國中成藥處方集》)
2、治蟯蟲病,與百部、烏梅同煎,取濃液于晚間作保留灌腸,連用2~4天。與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鉤蟲病,如楝榴二皮飲。(《湖北藥物志》)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適量,研末,用豬脂調敷患處。
禁忌
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