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們想要自己處理藥材用來治療疾病,那么在平時空閑的時間多多學習一下藥材的基本常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簡述蓽澄茄及蓽澄茄性味等有關內容,本品為樟科木姜子屬植物山雞椒 Litsea cubeba (Lour.) Pers.[L. citrata Blume],以果實(蓽澄茄)、根及葉,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根、葉全年可采,除去雜質,曬干。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全體無毛,有強烈姜香。根圓錐形,灰白色。莖皮灰褐色,小枝細長,幼時被短毛。葉互生,葉柄長達1厘米,長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上面亮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被毛,后無毛。春季先葉開淡黃色小花。果球形如黃豆大,香辣,成熟時黑色,基部有6齒狀宿存花被。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網狀皺紋。基部偶有宿萼及細果梗。除去外皮可見硬脆的果核,種子1,子葉2,黃棕色,富油性。氣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根:用于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濕郁滯,小便渾濁。葉:外用治癰癤腫痛,乳腺炎,蟲蛇咬傷,預防蚊蟲叮咬。子:感冒頭痛,消化不良,胃痛。
蓽澄茄粥
制法:將蓽澄茄研為細末,每次1~2克,先將南粳米50克(或糯米50),紅糖適量,同入沙鍋內,加水400毫長,煮至米開時,調入蓽澄茄末,改文火、煮至粥稠,?;鸫?。每日2次,溫熱服食,3天為一療程。
效用:蓽澄茄為胡椒科常綠攀緣性藤本植物蓽澄茄及樟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山雞椒(山蒼子)的果實。蓽澄茄粥在《滇南本草》一書中有記載,是由蓽澄茄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溫腎暖脾,健胃消食,散寒止痛的功用。[適應癥狀]中焦虛寒、胃脘冷痛,呃逆嘔吐、寒疝腹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