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可能有許多人以為它是牛的什么部位,這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其實表象與本質的區別就是,牛蒡它是一種中藥材,而牛蒡茶則是牛蒡通過烘烤等程序制造出來的,所以牛蒡茶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飲品;牛蒡聽著感覺非常的普通,可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就是東洋參,是不是感覺一下昂貴多了;牛蒡子是牛蒡干燥成熟的果實,那么牛蒡子最新價格走勢如何?
從牛蒡子(統/甘肅)的歷史監測數據來看,牛蒡子(統/甘肅)的價格走勢曾出現3次明顯峰值。
第一次峰值出現在1992年9月,價位在17元/公斤左右(下述價格,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元/公斤)。當時牛蒡子以野生資源為主,隨野生資源逐漸減少,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后續隨著牛蒡子家種推廣,價格逐步回落至5元左右。
第二次峰值較小,是2003年年底的13元,主要是非典疫情的影響;行情曇花一現,且波動幅度不大。非典前6元,高峰時13元,非典過后便回落至7元左右。
第三次是在2011~2012年期間,價格長時間持續維持在25~36元高位,這也是牛蒡子的歷史高價。這次漲價周期主要是因為在2009年之前,牛蒡子價格在8元左右的低位徘徊了四五年,導致產區種植量下降,產量下滑,最終出現供需缺口所致。隨后在幾年高價的刺激下,藥農種植積極性明顯提高,加上牛蒡子生長周期不長,種植次年即可收獲,從2013年產新期開始,產量開始明顯增加,行情開始逐步回落,進入下跌周期。
2016年初,牛蒡子(統/甘肅)的價格回落至10元左右。到了2016年6月份之后,價格開始逐步上漲,報價15元左右。今年牛蒡子行情上漲,屬于低價位反彈或者是低價行情的補漲。近期產新價漲,主要還是因生產調減,加之產地天氣影響產量,因此,持貨商惜售,價格繼續穩步上漲。因庫存仍有量,近期行情仍將以小幅波動為主。
牛蒡子介紹
性味 辛、苦,寒。
歸經 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6~12g。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備注
(1)本品疏散風熱,且能利咽,臨床應用以風熱表癥兼有咽喉腫痛者為宜,常配合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牛蒡子散風熱而透疹,對麻疹初起、疹出不暢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蟬蛻、薄荷等同用。牛蒡子散風熱,宣肺氣,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風熱,咳嗽不暢痰多者,往往用為要藥,可配荊芥、桔梗、甘草等同用。牛蒡子配黃連、板藍根等又能清解熱毒,對熱毒瘡癰有一定療效。
(2)牛蒡子辛苦而寒,主要有透發與清泄兩種功效,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解熱毒。但本品透發的力量較弱,并無發汗作用,故在用于感風熱或透發麻疹時,須與薄荷同用,始能收透發之效。至于它的清泄熱毒的作用,則較顯著,無論咽喉紅腫,痄腮腫痛,瘡癰腫毒以及痰熱咳嗽等癥,都可適用,常與銀花、連竅等配伍。牛蒡子疏散風熱的作用,與薄荷相似,常配合同用,唯牛蒡清熱解毒之功較優,薄荷解表發汗之力較強。由于它性寒滑利,能滑腸通便,故脾虛腹瀉者忌用;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也不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