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藤大家聽說過嗎,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接下來我們就要來介紹什么是大血藤了;一般認識一個東西,肯定是從外形開始的吧,不管是對人還是對物,而認識外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圖片啦,所以,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大血藤中藥的圖片,再來了解一下這味中藥材的功效。
大血藤,習稱紅藤,又名血藤、紅皮藤等,大血藤為落葉、木質藤本植物;莖紅褐色;復葉三出,互生;花單性異株,輻射對稱,花瓣6,極小,花萼6,花瓣狀;果實為聚合果,由多個肉質小漿果組成。
生于山坡疏林、溪邊;有栽培。主產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亦產。性味苦,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祛風止痙的作用。風濕痹痛,赤痢,血淋,月經不調,疳積,蟲痛,跌撲損傷。
落葉木質藤本,長達到10余米。藤徑粗達9厘米,全株無毛;當年枝條暗紅色,老樹皮有時縱裂。三出復葉,或兼具單葉,稀全部為單葉;葉柄長與3-12厘米;小葉革質,頂生小葉近棱狀倒卵圓形,長4-12.5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成6-15毫米的短柄,全緣,側生小葉斜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內面楔形,外面截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干時常變為紅褐色,比頂生小葉略大,無小葉柄。
總狀花序長6-12厘米,雄花與雌花同序或異序,同序時,雄花生于基部;花梗細,長2-5厘米;苞片1枚,長卵形,膜質,長約3毫米,先端漸尖;萼片6,花瓣狀,長圓形,長0.5-1厘米,寬0.2-0.4厘米,頂端鈍;花瓣6,小,圓形,長約1毫米,蜜腺性;雄蕊長3-4毫米,花絲長僅為花藥一半或更短,藥隔先端略突出;退化雄蕊長約2毫米,先端較突出,不開裂;雌蕊多數,螺旋狀生于卵狀突起的花托上,子房瓶形,長約2毫米,花柱線形,柱頭斜;退化雌蕊線形,長1毫米。每一漿果近球形,直徑約1厘米,成熟時黑藍色,小果柄長0.6-1.2厘米。種子卵球形,長約5毫米,基部截形;種皮,黑色,光亮,平滑;種臍顯著。花期4-5月,果期6-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