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能夠補腎的中藥材,那我們就不得不介紹介紹中藥熟地黃了,熟地黃,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黃,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廣告上看到的那個六味地黃丸,其主要成分就有熟地黃這一味中藥材,熟地黃自身不僅能夠補腎固本,而且如果再加上其它補腎的中藥,那么滋陰補腎補血的療效也是很高的,那么,中藥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熟地黃:原名:地黃,又名:生地、懷慶地黃、熟地。為不規則的塊狀,內外均呈漆黑色,有光澤,外表皺縮不平。斷面泣潤,中心部往往可看至光亮的油脂狀塊,粘性大,質柔軟。味甜。以塊根肥大、軟潤、內外烏黑有光澤。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補血滋潤;益精填髓。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不止;肝腎陰虧;潮熱盜汗;遺精陽痿;不育不孕;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目昏花;須發早白;消渴;便秘;腎虛喘促。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克;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藥用配伍
⑴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漏等癥。
熟地能補血滋陰而養肝益腎,凡血虛陰虧、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均可應用。補血常與當歸、白芍等同用;補肝腎常與山茱萸等同用。此外,如配黨參、酸棗仁、茯苓等品,可用于心悸、失眠;配當歸、白芍、川芍、香附等藥,可用治月經不調;配阿膠、當歸、白芍等,可用于崩漏。
⑵用于腎陰不足,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及消渴等癥。
該品滋腎益陰,適用于腎陰不足所引起的各種病癥,常與山茱萸、丹皮等配伍應用;如屬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等癥,可與龜板、知母、黃柏等同用。
用藥禁忌
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腹滿便溏者忌服。
⑴《雷公炮炙論》: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并白髭發、損榮衛也。
⑵《醫學人門》:中滿痰盛者慎用。
⑶《本草從新》:氣郁之人,能窒礙胸膈,用宜斟酌。
熟地黃營養分析
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主治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熟地黃補充信息
熟地黃均為統貨,一般不分等級。以個大,體重,質柔軟油潤,斷面烏黑,味甜者為佳。尤以河南產品懷慶地黃最佳,為四大懷藥之一。熟地黃根據不同炮制方法可分為蒸熟地黃、酒熟地黃、姜酒制熟地黃、砂仁制熟地黃、熟地黃炭,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制熟地黃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陰蛀。
熟地黃適合人群
該品性質粘膩,有礙消化,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滿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熟地黃食療作用:
甘,微溫。歸肝、腎經。入血分,質柔潤降。
熟地黃有強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細胞,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熟地黃做法指導:
凡血虛心脾失養,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者,宜與當歸相須為用;凡肝腎陰虛,頭目昏眩,耳聾耳鳴,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者,可與山茱萸,山藥,牡丹皮等配伍;若在此基礎上,加知母、黃柏,可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夢遺,尺脈有力者。